返回首页

印象朱自清作文 800字

来源:www.jojo99.com   时间:2024-09-03 19:10   点击:52  编辑:admin   手机版

印象朱自清作文 800字

“燕子去了,有再来的时候;杨柳枯了,有再青的时候;桃花谢了,有再开的时候。但是,聪明的,你告诉我,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返呢?”我很早以前就知道这段话,只是不知道它是朱自清写的。前几天我爸给我带回来一本书,《一生要读的60篇散文》,第一篇就是朱自清的《匆匆》,而第一段话就是这段。我仔细的看完这篇文章,字数不是很多,但是字里行间到处充斥着一种惆怅,并且无数的反问和疑问句贯穿全文,表现出作者对时光留恋和无限的伤感。作者说当他吃饭、洗手、睡觉的时候,时间就无情的从他身上跨过然后匆匆流走了,抓都抓不住。

这可以说是一篇写时间的文章,时间本来很飘渺,我们很难感它的存在,但是确确实实随时随地都在我们身边,并且不停的在流逝。一段时间飞走了,就永远也不会回来了。所有的日子,都是一去不返的。

作者把自己那些快乐的日子比做针尖上的水滴,把时间比做大海,针尖上的水滴在大海里,就好比自己的日子滴在时间的长流里,没有任何声音,也没有任何影子,一切都在无声无息中进行。表面上看不出来,但是一切的确都在进行,只是大家都没有注意,等到某一个人在某个地点某个时刻突然回首,所有人才恍然大悟,可是日子和时间,都已经悄悄溜走了。

作者叹息于逝去的美好时光,但是又一段美好时光在他的叹息中流逝。

昨天就像飞机穿过窗口,当一切故事结束之后,我们终于可以坐下来静静的喝完一杯茶。

时光都在流走,一些人和事都在成为历史,就像鸟儿飞过天空,天上不会有任何痕迹,但鸟儿都已经努力飞过。

你聪明的,告诉我,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返呢?

朱自清

现代著名的散文家、诗人、学者。1989~1948。

《背影》写于1925年,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第二年。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,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。文章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,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。

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,穿着黑布大马褂,深青布棉袍,蹒跚地走到铁道边,慢慢探身下去,尚不大难。可是他穿过铁道,要爬上那边月台,就不容易了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,两脚再向上缩;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,显出努力的样子。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,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。我赶紧拭干了泪。怕他看见,也怕别人看见。我再向外看时,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。过铁道时,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,自己慢慢爬下,再抱起橘子走。到这边时,我赶紧去搀他。他和我走到车上,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。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,心里很轻松似的。过一会儿说:“我走了,到那边来信!”我望着他走出去。他走了几步,回过头看见我,说:“进去吧,里边没人。”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,再找不着了,我便进来坐下,我的眼泪又来了。

父亲当时正处于丧亲、失业、典卖、借钱这样“祸不单行”的境遇,然而即使在这惨淡的光景中,父亲并不怨天尤人,一如既往爱护着自己的儿子,为儿子做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。那都是些怎样的事情呢?有的并不是非他去做不可的,如送儿子上火车;有的既不是非他去做不可,也不是他力所胜任的,如爬过铁道去买橘子。但在父亲的心目中,这些事都是非他亲自去做不可,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,不做便于心不安。他一一竭尽全力去做了,做得那么认真、自然,又那样甘之如饴。比如过铁道,爬上爬下,明明是那么吃力艰难,然而做完之后,他“扑扑衣上的泥土,心里很轻松似的”。为了照顾好儿子,什么灾祸、劳累,他都置之度外了。父亲在这千难万苦的逆境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,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贵多少倍。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父亲的背影便不同于随处可遇的普通的背影,而是充满感情、饱含深意的背影。 《荷塘月色》写于1927年,是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。文章描写了朱自清夜晚在清华园中散步,所见到的月光笼罩下荷塘的美景。“正如一粒粒的明珠,又如碧天里的星星,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”,绘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的晶莹剔透,绿叶衬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荷花纤尘不染的美质。“微风过处,送来缕缕清香,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。”“清香”本来是属于嗅觉的,作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“渺茫的歌声”,令人联想到若有若无、轻淡幽香、沁人心脾等,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像的跳跃。

抗战时期,西南联大在叙永县城设有西南联大叙永分校。朱自清早已是中国学者了,但他在叙永的那段日子里,仍是按时作息,孜孜不倦地治学。随身带的行李中,这箱是书,那箱也是书。午夜,人们都已呼呼入睡,而他仍俯首案前,在煤油灯下翻书查资料。

作文朱自清的魅力怎么写450字

朱自清,这个名字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!

第一次接触朱自清,是因为《荷塘月色》这篇文章“月光如流水一般,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。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。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;又像笼着青纱的梦。”如此清词丽句,好似有一股宛转的魔力吸引住了我。我多次魂牵梦萦,我发疯似的想了解他的履历,他的思想,他的骇世之作,终于,我跑遍了大小书城,终于我买到了我向往已久的《朱自清全集》。

当我翻开书页,淡淡的书香向我袭来,我走进他,跟随他,将他的思想融入我的骨体,我的血液,第一篇便是《春》每多读一面,在心中便沉淀出一种不同的感受。读他的文章,犹如聆听大自然的天籁;好似观赏高山流水,云雾萦绕蒸腾,升华到人天合一的境界,宛若是从远古飘来的讯息,洗去人间的浮华,散发出人性最纯的感动!

西汉刘向云:“书如药也,善读可以治愚。”朱自清的文章。珍藏着人生思想的精髓。

捧起散文,便爱不释手,我感慨他是文坛最绚丽的一朵奇葩,依稀看见一位风度翩翩,才华横溢的青年,站在船头,仰望北大母校,清风吹皱湖中的道道柔波,吹开他幽幽的思绪……

第2篇 朱自清《歌声》500字

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“中西丝竹和唱”的三曲清歌,真令我神迷心醉了。

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。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,引起润泽、轻松的感觉。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,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。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,经了那细雨,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;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。

这是在花园里。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。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,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。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,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,冷落的紫,和苦笑的白与绿。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,现在都带了黯淡的颜色。——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?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?

大约也因那蒙蒙的雨,园里没了浓郁的香气。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;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。园外田亩和沼泽里,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,少壮的麦,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。这些虽非甜美,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,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。

看啊,那都是歌中所有的。我用耳,也用眼,鼻,舌,身,听着;也用心唱着。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,于是为歌所有。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,听着,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上一篇:返回栏目
热门图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