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

竹子在我国文化中被赋予了什莫?

来源:www.jojo99.com   时间:2024-07-25 19:43   点击:217  编辑:admin   手机版

竹子在我国文化中被赋予了什莫?
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竹以其特有的品性,如虚心有节、挺拔凌云、不畏风霜雪压、随处而安、怡然自得,自然与人们的伦理道德意识、审美观念发生契合,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范畴,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精神化身,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。

1.刚正之节

竹秆挺秀、刚正有节。注重气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。“气”是浩然之气,是一种精神;“节”是一种人格;“气节”指人应有高尚的精神情操,不取媚于权贵,处危难之境仍恪守刚直不阿的人格。“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,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。”“节”的人格美特征,正好从竹子的自然物性中体现出来,受到了人们的崇奉和礼赞。

2.虚心向上

竹子因其有节,节中空虚,能虚心自持,秆挺直不弯,节节向上,直达青云。故此,历代文人借竹比托自己虚心谦让的美德,诚如白居易《养竹记》所说:“竹心空,空以体道,君子见其心,则思应用虚受者”。

竹细瘦修长、拔地而起,直立云天,唤起了人们丰富的联想,激起人们奋发昂扬的情感,赋竹予不同凡物的凌云壮志。“未出土时便有节,及凌云处尚虚心”。竹之虚心自持、坚忍不拔的品格,一直受到了中国人的礼赞,借其激情励志,壮气奋发。

3.柔韧精神

中国传统文化崇尚柔韧精神,它包含着谦和、宽容、敦厚、忍让等内容。竹,身处逆境,仍能处之泰然,随遇而安,屈而不折,正充分展现出“韧”的品性。郑板桥笔下的竹,更是具有身处逆境,伏而不折,顽强奋争的柔韧品性特征,如题《竹石》诗: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乱岩中,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”正是作者在逆境中悟到的人生哲理;乱石中的竹是其化身和写照,是其坚韧品格精神的体现。

4.孝义精神

竹子因其枝秆擢秀相依、竹根连根而生的特性,与中国人传统的孝义观念相吻合,受到了中国人的尊崇,丰富了中华竹文化的精神内涵,弘扬了中国儒家伦理文化的孝义精神。初唐“四杰”之一的王勃,所作《慈竹赋》一文,赋慈竹的特征是:“如母子之钩带,似闺门之悌友;恐独秀而成危,每群居而自守。”可见,慈竹这一自然生长的植物,在文人们的眼中却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,成为母慈子孝、兄弟亲情的孝义精神之象征。元人郭居敬编《二十四孝》将三国时孟宗“哭竹生笋”的行孝故事辑录,以此弘扬孝道。

谁能帮我写一篇关于竹的论文

仅供你参考

一节复一节,千枝攒万叶。我直不开花,

免撩蜂与蝶

百花虽佳无久傃,翠竹长青四季贤

咬定青山不放松, 立根原在破岩中。 千磨万击还坚劲,

任尔东西南北风。

花开春富贵,竹报岁平安

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

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”。

屈原在《离骚》中有“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,路险难兮独后来”

王维在《竹里馆》一诗中也有:“独坐幽篁里,弹琴复独啸。”

韦应物有“新绿初苞结,嫩气笋犹香。”、杜甫有“远传冬笋味,更觉彩衣春”,赞美的是新竹嫩笋

韩翊《在秋斋》里有云“山月皎如昼,霜风时动竹。”,说的是竹子在霜风中的动态描写;柳宗元的《竹》里有云“今日南风来,吹乱庭前竹。萧然风雪意,可折不可辱。”,把竹子坚韧挺拔,不畏风雪的铮铮傲骨表达得淋漓尽致,也是清高的政坛斗士柳宗元“独钓寒江雪”的真实写照。除此以外,李峤的“开门复动竹,疑是故人来。”、白居易的“举头忽看不似画,低耳静听疑有声。”、李白的“萧萧见白日,汹汹开奔流”等等,都是赞美和描写竹子的不朽的佳句

竹有节,有千节,虽清瘦却挺拔,风过不折,雨过不浊,千击万磨仍坚韧,君当如竹,中空外直自有节。人之有节,犹竹之有节也。竹有节,故能劲立。人有节,故能坚刚。君当如竹。

竹,躯有节;而少蔓枝,数丈傲骨通透。

叶似剑锋而不外露,微垂亦不自备。

任而东西南北风,屹立不摇。

纵使古今万世愁,一肩担尽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